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头条

【学讲话·品典故】 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
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发布时间:2018/05/23  浏览数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【讲话原文】

  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”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,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。一个政党的衰落,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。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,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,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。

  ——《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》(2016年7月1日)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(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(第二卷)》)

  【出处】

  (明)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

  【原典】

  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虽百工技艺,未有不本于志者。今学者旷废隳惰,玩岁愒时,而百无所成,皆由于志之未立耳。故立志而圣,则圣矣;立志而贤,则贤矣;志不立,如无舵之舟,无衔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?

  【释义】

  王守仁(1472—1529年),明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,立德、立功、立言集于一身的一代宗师,世称阳明先生,开创阳明学派。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年),因得罪宦官刘瑾,廷杖四十后,王守仁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任驿丞。在这蛮荒烟瘴、穷乡僻壤之地,王守仁完成了“龙场悟道”。之后,他开始了龙场教化,正式收徒上课,每天讲学不辍,而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是他的“讲义”之一。

  教条,是王守仁为诸生立下的准则,包括“立志”“勤学”“改过”“责善”四个方面。而立志,是四项准则中最重要的一项。王守仁认为,立志是为学的基础和前提,贯穿为学的全过程。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开宗明义道: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”志向不能立定,天下便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。“志不立,如无舵之舟,无衔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?”志向没有立定,就像没有掌舵的船,随水漂流,没有嚼子的马,任意奔驰,最后到哪里才算了结呢?

  立志,是人的第二次降生。人的第一次降生是身体的出生,第二次降生是精神的觉醒。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。”这是不满17岁的毛泽东向父亲发出的呐喊、对故乡吐露的心声。这首诗原出自日本“维新三杰”之一的西乡隆盛。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,其实不独毛泽东,不独西乡隆盛:每个精神的觉醒,都是听到了内心深处那一声呐喊;而这一声呐喊,便是立志。

  立志,是人的第一次胜利。金一南认为:“战胜对手有两次,第一次在内心中。”清代学者彭端淑在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中讲述了“蜀之鄙有二僧”去南海朝拜的故事。富裕的僧人“数年来欲买舟而下,犹未能也”,而贫穷的僧人只凭“一瓶一钵”但一年之间已经往返。一贫一富而一成一败,根本何在?不在于外在之“贫富”,在于“人之立志”。志不立,事不成;有志者,事竟成。

  一个人、一个组织是否坚强有力,关键在于这个人、这个组织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。彭端淑说:“聪与敏,可恃而不可恃也;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,自败者也。昏与庸,可限而不可限也;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,自力者也。”任何的外界环境都不是确保人胜利的充分条件,任何的先天因素都不是限制人成就的根本原因。身未动,心已远。当贫穷的僧人立誓“一瓶一钵足矣”的时候,他已经向南海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。

  苏轼在《晁错论》里讲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昔禹之治水,凿龙门,决大河,而放之海。方其功之未成也,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,惟能前知其当然,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,是以得至于成功。”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忍不拔之志、事至不惧之勇、前知其然之识、徐为之图之智,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,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。“苦心人,天不负;有志者,事竟成。”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,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、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。

  吾志所向,一往无前;初心不忘,矢志不渝。改革开放走过40年,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,我们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的闯劲犹在,铁杵磨针、滴水穿石的韧劲依然。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,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)


敬请关注

微信公众号

本网站投稿邮箱
gzjwxcb@ganzhou.gov.cn
欢迎来稿